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以弗所古城(Ephesus.)回看繁華盛世 .團遊“土耳其”系列






 今早....6月29月新聞報導............驚駭,土耳其伊斯坦布爾國際機場受到恐襲,
有近30多人死亡,過百人受傷....無辜者,
土耳其近年多次受伊斯蘭國恐襲,以破壞土耳其經濟!
無日無知的殺人盈野,為的是所為個人私慾....令人髮指!!


早(6月26日,星期日)看了國內電視真人show "極速前進"II,拍攝"地點選擇土耳其伊斯坦布爾,這個類似外國電視"奪寶奇show的,節目內明星用了各種方法穿梭伊斯坦布爾的大街完成任務的確好有回憶當日在土耳其旅途,今集有我們熟悉的曾志偉曾寶儀父女、楊千嬅丁子高夫婦、鄧紫琪..,鏡頭下的土耳其民眾都熱情協助他們完成任務
可能是事先安排。
接觸到的土耳其人真的善良熱情好客樂於助人
 繼續土耳其輕鬆行程,每朝早大約九時我們才出發
車程不短,但旅遊車上有 free wifi,可以上網消磨時間,
不經不覺就到目的地了。

今早離開第三晚的當地豪華舒適五星級Richmond Hotel ,
行程是前往基督徒朝聖之地以弗所古城(Ephesus),因為傳聞「聖母瑪利亞」是在此終老,前往車程需要兩小時


入口處有個簡圖,導遊跟我們解釋應該怎麼走以及代表性的景點
領隊姐姐安排入內後因為剛剛停雨,她像媽媽般細心關顧提醒地面崎嶇不平雨後心跣



畫家筆下整個以弗所(Ephesus)當年的立體構圖,先下圖左旁入口開始參觀
單介紹一下以弗所(Ephesus)的地理和歷史
以弗所(Ephesus)古城遺址位于土耳其士每拿市東南40公里,
起初的古城在大約在西元前1000年,由居住在安納托利亞高原西端,
愛琴海沿岸的愛奧尼亞人(Ionians)首先興建。

愛奧尼亞人對希臘文化有過極大貢獻,
此外,愛奧尼亞人在哲學、地理、史學、建築、雕塑等方面也很傑出,
以弗所古城的建設集上述成就之大成。

但在元17年,以弗所城毀于大地震
羅馬帝國第二任皇帝提比略(Tiberius),下令重建。




以弗所有兩個入口,我們從西公路旁主要入口進去,另一個是在海邊
首先看到的是「標記2」典型羅馬澡堂遺址
有三溫暖設施,的、熱還有溫
而且,這個區域不是一般百姓居住的區域,是高層人士才能來的。




公元前4世紀,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揮師征服安納托利亞,刺激了以弗所城的商業,其部將利希馬科斯(Lysimachos)駐守該城,頒布鼓勵貿易的法令,使該城成為愛琴海東岸的貿易中心,同時沿城周邊地帶興建防禦工事,城內面積達九平方公里。
在這個時期,城內第一次擁有了劇場、賽跑場和競技場。
再向前行「標記3」是議事廳。
建造日期可追溯至元前三世紀,廳內原分為幾個不同的辦公室,
飾以黑、白大理石,每個廳裏的神龕置有女神赫斯提雅,
中庭則放著豐饒女神阿特美(羅馬人稱雅典娜)的雕像,
並曾有一座長明不熄的火苗象徵城市精神,不幸這些毀於四世紀末。



下方的放滿毀壞的大理石碎件,褐色的圓型物品是陶瓷輸水管


可以看到希臘式的 DoricIonicCorinthian等三種不同形式的「柱頭」。


再前行兩旁排行柱廊,
這裡成為觀察希臘建築樣式的好地方,
天色已開始轉晴了....。


前行開始是斜坡,大理石地板真的有點跌腳
在路旁可以看到兩件大理石雕,上面雕有蛇繞木扙圖形
據說是標示醫療的地方,現今醫療機構亦有用上這圖象。

下圖雕有羊和腳上穿有飛翼和手持飛翼權杖的人像,就是赫密仕(Hermes)商業傳遞之神名稱與著品牌愛瑪仕相同,標示為現今速遞或郵局

市政廳

 曼紐斯紀念碑(Memmius monument)
曼紐斯元前 86 年在位的羅馬皇帝尤里( Sulla )的孫

為著名的建築師也是弗所古城水道橋的建造人
事由:之前弗所人曾協助鄰近的 Pontus(這是黑海附近一個小國)抵抗羅馬的侵略,然而 Pontus 戰勝羅馬後,竟以德報怨入侵以弗所,並屠殺弗所
曼紐斯為紀念此一悲慘的屠城事件而建造這紀念碑
對面,有一大理石雕像,
是在希臘神話中泰坦巨神 Pallas 和海洋女神 Styx 的女兒 
長著翅膀的Nike 女神雕像,一手握著代表勝利的桂冠,
一手握著橄欖枝,代表力量速度與勝利的女神
 留意一下下方有個勾勾的形狀
 世界著名的 Nike運動」品牌就是從這兒得到靈感
勝利女神翅膀的利落線條就是簡化了Nike標誌




事廳旁邊是羅馬帝國圖密善大帝(Domitian)的神殿Temple of Domitian由於他執政中後期曾嚴酷處決許多元老以及迫害基督徒,因此他在後世史書中的評價普遍不佳。





這條城市的主要大道街長520公尺Kurets Street ,由大理石鋪設而成,兩側政府、神廟豪宅澡堂商舖和噴泉,花盛開
大理石路的盡頭就是當時的第三大圖書館 Celsus 圖書館。
赫丘力斯之門是行政區域平民老百姓生活範圍的分野。

 4 世紀一場大地震,只殘留守護著克雷提亞大道入口的門柱,上面刻著大力士 (Hercules) 擒服刀槍不入的巨獅奈邁阿(Nemea)的雕像(下圖)


往下,在過了赫丘力斯之門的不遠處,是當時的『豪宅區』
踏入Curetes Street街的入口之前的一座門,建於 2 世紀




在自由活動時間,導遊哥哥忙過不了。
『豪宅區』踏入Curetes Street街的入口地下漂亮的馬賽克

哈德良神廟(Temple of Hadrian是 Kurets Street大街上最美的神廟,建於138年,是典型的科林斯式神廟,精美的雕飾佈滿柱頭,連梁以及山牆。
以羅馬皇帝哈德良(Hadrian)之名命名。

這個神廟也被作為土耳其20新里拉紙幣背面的圖案

以前2千萬舊里拉的舊背面的圖案。

哈德良神廟,雕飾精美的拱形門楣上,
刻著的是希臘神話中代表正義艾菲索斯的守護神泰姬(Tyche女神。
內牆正面的雕像是看到的人會變成石頭蛇髮女妖美杜莎(Medusa),
取其強悍特質來保護此廟。





Kurets Street大街是公共廁所,領隊姐姐說古代羅馬人並無穿內褲,
有趣的一人一個坑,長袍拉起來往上一坐,長袍再蓋下來,男女都沒差別。
座下流水淙淙,東西下去立時無蹤,底下是排水良好的地下水道,據說當年邊如廁或洗澡邊聊天,是一種重要的社交活動。

腳前小水溝是洗手用的(上圖右下方)
更有趣的是,據說這座公廁當時主要是為了替羅馬皇帝韋斯巴薌的皮革廠收集尿液而建的:拿這些尿酸去處理羊皮!


貓咪無處不在....

Kurets Street大街直往下走,就是塞爾蘇斯圖書館(The Celsus Library)
來到最大的吸睛景點,塞爾蘇斯圖書館(The Celsus Library),
雖然只剩四壁及正立面,
但是兩千多年後,氣勢、規模仍然傲視人間。
們先往大劇場參觀,稍後才到此。




 繼續往前走,有個鐵圍起來一個腳印。
圖示前方不遠處有個妓院
要進去的人要把腳往腳印一踏,
腳印夠大表示已成年才能進入,
而且腳趾頭正朝著妓院方向。


其實這是貓咪之....
畫家筆下整個以弗所(Ephesus)當年的立體構圖,下圖是大劇場和附近建築
最左是沿海大道。


大劇場遺址的建築





Arcadiana海港大道,以前路的盡頭就是港口,如今海岸線已經離此地五公里遠
以弗所本來是靠海的大城,貿易繁榮,商旅在這裡上岸。
過了兩千年,如今海岸線撤退許多,今天反而看不到海港了。
據說就是埃及豔後克裡奧佩特拉第一次踏上歐洲領土的地方當時羅馬執政官安東尼在此處迎接率200艘大船而來的克裡奧佩特拉同時也上演了歐洲歷史上最著名的艷遇。

以弗所一個地標是一座保存相當完整的羅馬(The Grand Theatre)
依著皮昂山(Mount Pion)開鑿而成,經過羅馬統治數百年間不斷增建(西元前三世紀至西元二世紀),才達到今日規模,可容納 25,000 由看臺後方有高牆、兩側有入口,看臺與舞台間有供樂團演奏的半圓形空間等設計,斜度不超過180度,可斷定此處為羅馬式建築。
兩側有入口

劇場(Theatre)由古希臘文Theastha而來,原義為「去看」、「去觀察」,古希臘與古羅馬的露天劇場有著不同的風貌出現,其差異分述如下:
古希臘與古羅馬露天劇場的不同

一、構造:古希臘劇場依山坡地形而建成,觀眾席就在山坡上層層升起。而羅馬劇場則是獨立興建的建築。

二、觀眾席(Auditorium):古希臘觀眾席超過半圓形、上端座位較下方座席陡而形成碗狀,觀眾都可面對表表演者;古羅馬觀眾席為半圓形,利用拱券結構將觀眾席架起來,到後期將兩個半圓形的劇場對接起來,成了所謂的圓形劇場(amphitheatrum)所以不再需要靠山而建了,以縱過道為主、橫過道為輔。觀眾按票號從不同的入口、樓梯,到達各區座位。人流不交叉,聚散方便。 。古羅馬劇場在平地上建造,一般來說座位數比古希臘劇場少。

三、舞台:古羅馬有人與獸鬥,舞台高起,觀眾席被疊高與舞台有一定的距離與防護牆以保護觀眾。
完美的聲學原理的應用和設計,觀眾即時在最後最高的一排,
也能清楚聽見劇場舞台中人們的談話。
導遊當場表演了沒有麥克風 清晰的傳遍整個劇場
也不客氣的當場測試,迴響如雷的掌聲。


現在這個大劇場不久前仍然在使用,美國的Rolling Stones等搖滾樂團都在這辦過演唱會喔!
只是不久前上方的觀眾席坍塌,才讓這耶穌的使徒保羅曾經在這個大劇院中發表言論、傳教佈道的劇場退出演出的舞台




回到 Kurets Street大街 的盡頭,便是古城著名的地標 The Liabrary of Celsus 
它曾是當時世界上第三大圖書館藏書 12,000-15,000 卷。建於公元二世紀,是當時一名羅馬將領紀念他的父親「塞爾瑟斯Celsus」所蓋的,由古羅馬建築師 Vitruoya 設計,始建於 110AD-135AD 263 年與哥德人的戰火中,於祝融。
圖書館的現狀大部份是用考古掘出來的殘片就地重建的,兩層樓的建築,內部則徒留四壁,底部為石材,上半則為磚造,大門皆為石造,分上下兩層。
正面的牌樓是希臘科林斯式的柱頭石柱,一樓部分總計是八根石柱,每兩根石柱與後方牆面撐起一個四方壁龕,壁龕中各陳置一座女性雕像的複製品,
分別是善良Goodness/Arete、思想 Thought/Ennoia
知識 Knowledge/Episteme、智慧Wisdom/Sophia
目前這四座雕像流落在「奧地利的博物館」。



同時外牆採用雙層中空牆,具有隔熱保溫功能;兩層高豎向回型連通的門廊立柱,除美學和結構功能外,還增強自然通風;相傳有一個地下通道可以從圖書館通向旁邊的妓院所以當時的男人可以藉口去做學問然後…….
圖書館正立面及右邊的奥古斯都門」。





圖書館門前嘅4個女神像保全得好完整
圖書館的原結圖。
牆壁上中一女性雕像,她的名字是Apeth Keazoy,代表美德(virtue),
但我想是否以前的女人就可以讀學習呢?




圖書館的立面後部,只剩下一空殼。


圖書館旁奥古斯都門」
由城中富豪MAZAEUSMITHRIDATES所建,
為了獻給AUGUSTUS和他的女婿AGRIPPA


奥古斯都門」以捐建者的名字命名,
左邊是MAZAEUS Gate,右邊是MITHRIDATES Gate
穿過此門就是市集所在地。






這是以弗所古城展示台最後參觀的地方,離開前再回望這古城。


用上三小時參觀十分勞累了,亦只是蜻蜓點水,這碩大無朋面積古城發古思幽情,回看繁華盛世,再想耶穌基督的門徒「保羅」以弗所次,用上多年時間,每天由早到晚辛勞地在城內宣教,對揭發了在崇拜中使用偶像的謬誤,結果激怒了製造和販賣偶像的人(例如銀匠底米丟)保羅終於在一片鼓譟騷嚷中離開這城

使徒"保羅"在約公元60年至61年在羅馬帝國的首都羅馬監獄中寫給以弗所基督徒的一封書信。該書信由推基古帶給以弗所人,就是基督教內著名的「以弗所書

傳聞「聖母瑪利亞」是在以弗所終老,距離以弗所古城7公里一個小山岡上,
名為"聖母瑪利亞之家"的小屋,領隊姐姐安排旅遊巴士前去。
岡上有一個金色聖母瑪利亞
我太彼倦了並無前去
天主教認為以弗所的此地,
乃是耶穌之母聖母馬利亞最後的家。
 傳說她因猶太人迫害而逃離巴勒斯坦,最後使徒約翰遵守對耶穌之承諾,將馬利亞迎接至小亞細亞此地奉養,最後她平安終老於此,再未回巴勒斯坦的故鄉。
"聖母瑪利亞之家",這裡現在是一個祭壇 但內裡不能拍照
如今本地也是一個十分流行的朝聖地,和土耳其著名的旅遊景點。

PS:全網誌用了三小時再編寫完成,這冗長的內容,希望不會令友好們沉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