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柏林(Berlin)「間諜橋」 精銳不可當的氣勢。

    • 20111220日下午12:18公開累積瀏覽 248
    •   
      離開貝加蒙博物館以是中午時份了,三小時的參觀過程實在太累了,要休息一會吃午飯補充一下體力,以便繼續下午前往「柏林波茨坦」的行程,午飯餐廳Cabinett-cafe-bistro是啤酒屋位於柏林市中心,有自己釀造啤酒出來,不過在德國是十分普遍的。(http://cabinett-cafe-bistro.de/enter.html)
           

         
      在餐廳前見到柏林吉祥物柏林熊,其實在柏林市內隨時隨地亦可遇見,但每隻都是由藝術家或市民繪畫上不同花紋與圖案,這樣給藝術家另一個展示個人對柏林市的理念,這隻「柏林熊 」畫上今期時裝最流行豹身體的花紋式樣,豹紋融合了熊身,我個人最欣賞熊身上前後的豹頭特寫,從豹的眼神完全表現了銳不可當的氣勢,看上去十分配合不覺突朮,而且有一種親切可愛氣氛。
           
         講番今次的餐飲,除著名德國啤酒外另一飲品,就是白啤酒裡加進糖漿果汁,有紅色和綠色兩種,色彩鮮明味道甘甘甜甜非常適合女士們。                                                                               

      香滑的忌廉湯

      今次來到德國吃的著名特色食物不外是咸豬手和香腸,早前吃過咸豬手,今回是嘗試什錦香腸配薯仔什菜,而香腸主要是以豬肉作為瓤餡再加上香料,以燒、煎、水煮各式烹法不同,就口感可是非常迂迴,香腸外脆而內裡濕潤充滿肉香,美味與我至愛的「紐倫堡腸」不相上下。



      甜品是酸酸甜甜的士多啤梨雪芭,作為完美的句號。


      PS:由於新版blog未能讓我逐一送上e-card給各位blog
      唯有在此向大家送上我的祝福和心意!!

      ·    

       午飯後便驅車前往位於柏林近郊的波茨坦(POTSDAM),途中是會經過當年橫跨哈弗爾河,東、西柏林的分界橋「格利尼克橋」,橋是鋼鐵構造漆上綠色的,在東、西德合併前,橋的西面屬西德,東面是東德,而且橋位於郊外四周樹木叢生寧靜非常,可以避開人群的耳目,所以橋被用作東、西方不想人知的交易,這座橋因為歷史上美、蘇在此作過無數次交換過間諜而馳名世界,並被世人稱為「間諜橋」。



       有不少電影情節都以此作為背景,最有印象是70年代TVB一套配音美國電視劇「神偷諜影」(It Takes a Thief),就經常描述主角文迪(羅拔韋納),由橋蘇俄一方行回到另一方,作為交換人質,親歴置身其中身懷舊感超強。哈哈!又是那些年記憶,露了底!!
      而真實的情況是在19622月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CIA)和蘇聯KGB國安局特工,在鐵橋中間停下分界,美、蘇雙方交換重要間諜的一幕,這次交換的分別是蘇聯間諜千面人阿貝拉和美國U-2飛機飛行員鮑爾斯最觸目。除此之外,直到1985年美蘇曾交換23名間諜,兩國最後一次交換間諜是在1986年。


      橋的兩邊保留一些戰爭留下的斷牆殘壁,在二戰後的冷戰時期,這座橋一度是東、西德的邊境線和戰略要地,1945年被蘇聯的先頭部隊炸毀,1948年由東德政府重建,並將此橋命名為「自由橋」,柏林就是在這共產主義與自由民主的前綫交鋒地,東、西方間諜角力的場所,最初,這座橋只是一座木橋,是為住在波茨坦的皇宮貴族渡河而建,後來隨著經濟的發展,木橋變成了石橋。直到上世紀初,「格利尼克橋」才改建成現時模樣。

      觸目並非因為他獨特的建築風格.... 柏林(Berlin)

       20111224日下午4:30公開累積瀏覽 272

          波茨坦是位於柏林西南35 公里「哈弗爾河」與幾個森林之間的一座美麗的小城鎮,勃蘭登堡州的首府。1200年開始建立德意志居民區;1317年正式命名為波茨坦。原本只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因緣際會卻因為「波茨坦宣言」而變得聲名大噪。此重要「宣言」就是在薩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此處作歷史性公佈,這個決定戰後德國命運的關鍵地點。
          



          薩 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 是霍亨索倫王朝(Hohenzollern)家族的最後一幢宮殿建築, 1617年 起,波茨坦成為了皇室在柏林以外的行宮,建造了許多富麗堂皇的宮殿和優雅的園林。召開波茨坦會議的薩西琳霍夫宮就是其中之一。
             


      這座不起眼的宮殿建於 1913年至1917年,是威廉二世(1888 年到 1918 年在位的末代德意志帝國皇帝和普魯士國王)給他長子和兒媳,末代普魯士皇儲威廉 (Wilhelm) 與太子妃薩西莉亞 (Duchess Cecilie) 建造的,並同時以兒媳薩西莉亞(Cecilie)的名字給這座宮殿命名。

           


      薩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 算是皇太子和太子妃所居住的東宮,當年流行英國風,所以整體建築有英倫風情。薩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 1990 年開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薩西琳霍夫宮與眾不同的是,它的外形並不像一座宮殿,而象一座英式鄉間別墅。整座建築木架構,共有180 個房間;褐紅頂紅磚牆身,雕樑畫棟,置身廣闊的綠色園林中,背靠波平如鏡的聖湖,給人的感覺寧靜安逸卻不失莊嚴大氣。
         


      薩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 是納粹建築師 Paul Schultze-Naumburg 設計,並採用融合了哥德式建築風格的英倫「都鐸」王朝式樣設計。大量的直線結構,凸窗台,交叉骨架山墻及有兩三個磚石砌的大煙囪,入口則用石構砌成特別的拱形邊框。
         其實在歐洲和北美,此類建築風格在中產階層頗為流行,屋頂上建有55個形狀獨特圖案併砌的煙囪,而且有最為觸目的,後庭各式各樣的花草給人深刻印象,嚴冬的日子當然欠奉。


      薩西林霍夫宮 (Schloss Cecilienhof) 之所以觸目,並非因為他獨特的建築風格,也不是因為這座近百年的建築曾經居住過的末代皇儲,而是他承載了一段歷史,世界上當時最為強大的國家首腦齊聚 在這裡商議,在這裡召開了決定德國命運的波茨坦會議。
         





      現在薩西林霍夫宮已經活化成為旅館、餐廳與及歴史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稍後入內參觀。
               












      •  





    2017年11月28日 星期二

    柏林(Berlin)我站在此魂飛天外,亦感受到.(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

    2011128日下午1:45公開累積瀏覽 246 
        

       貝加蒙博物館裡另一個觸目點頭,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
        由中庭「宙斯大祭壇」入到一個走廊的盡頭勃然開朗,就是好像穿過「多啦A夢的隨意門」到了另一時空境界,15公尺高的古代巴比倫王國(現今的伊拉克領土)的「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眼前,這是西元前603~562年尼普卡德尼薩爾二世時代的珍貴蒐藏,這也是重現當時實際宏偉之極的北門城牆。
      

    老師帶領學生參觀,由他們親身在博物館上歷史科堂。
        

    參照城牆下方的男士,就可知這宏偉的。

      這座城門的特色是以藍釉塗料為基調的彩釉磚,鑲上黃邊的藍色城門,這個城門高約15公尺,藍色的彩釉磚貼滿整座城牆,更令人驚訝的是,牆上還利用黃白棕等色磚拼貼浮雕出古老宗教中的神聖猛獸,行走的獅子、獨角獸、龍等奇獸為主調,拼貼如此精準,讓人很難相信,拼貼的彩釉磚猛獸栩栩如生,鮮豔奪目的豐富色彩,若在遠看充滿波斯風格的整座宏偉浮雕城牆,這是幾千年前的工藝,就有這樣高水準的工藝,精雕細琢的彩釉磚製作技術,這難怪它能擁身成為「四大文明古國」。
       


    城牆的猛獸,可細看到它身上前肢是虎腳、後肢龍形五爪,精雕細琢的磷紋。
         

    大街上兩旁全是舖砌的彩釉磚獅子浮雕,一真伸延數十公尺,氣勢磅礡。


         穿過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進入到仿照城內大道, 大街上兩旁全是舖砌的彩釉磚獅子浮雕,一真伸延數十公尺,氣勢磅礡的,而有著濃重的波斯風格,精雕細琢的彩釉磚,簡直超凡入聖震撼非常,我站在此魂飛天外,亦感受到幾千年前巴比倫人的生活。好欣賞博物館不是死板的這展示模式,而在令遊人感覺重回遠古失落的,古四大文名古國之一巴比倫王國。
     


        在這令我想起近年一套荷李活大電影「亞歷山大大帝」,講述亞歷山大大帝的一生,其中一段是他東征打敗波斯,進入巴比倫城,電影就是以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為藍本,模擬整個巴比倫城,可以從中見到當時宏偉的城池,內裡多姿多采美侖美奐的大街建築,但三小時冗長的電影在電視播影時我無一次由頭到尾看完。


    在東方已絕跡的獅子,當時仍是地方上的猛獸。
         blog友提出一個疑問,我亦非常同意,博物館是精密計算過,這高大的城門和寬闊的大祭壇前方空間太淺短,就算有超廣角鏡亦沒辦法拍得全貌,若想一觀全貌,遊客們是要親自到訪,陰謀論也好巧合也好,單看我的介紹還不如大家親身到此。
      
    這幅彩釉磚畫是我初中時西史書上講述巴比倫的歷史參考圖。

    拍下短片給大家全方位觀賞
    柏林(Berlin)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短片   
        




    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eum)。柏林(Berlin)讚嘆不已。
    20111215日下午4:16公開累積瀏覽 274
        


       近日工作忙著,想寫下blog都無時間,好多時都事與願違,惱人的工作!今天終於可繼續,大家不用擔心,這博物館post是最後一篇,雖然還餘下不少內容,但都要忍手,精簡些好,離開伊修塔爾門 (Ischtar Tor),我們跟隨導遊Deborah上到博物館的二樓。
       


       
    首先見到古西亞文明展覽館,在大家眼前是二千年前的一列民居,簡直目瞪口呆,我們有如親身到訪古代西亞波斯民族,這些民居外牆和門廊以紅色為基調,並畫上精采絕倫的動物、人像、藤蔓植物花紋,對稱的圖案可見當時工藝巧奪天工,外觀充滿波斯氣氛,令我想起「一千零一夜」「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
        
    由於要保護這文物的罕有色彩,全館以玻璃幕牆圍封,嚴控濕溫才得以保存至今,我有一個疑問,甚可完好地從幾千哩外運回柏林?Deborah亦無從得知!

         


      古西亞波斯文化館(現今伊朗、伊拉克)亦另外收藏了巨形的石雕,這個亞述人的有翼人頭獸雕像作品,有blog友提供在羅浮宮裡頭也有一對,但我之前是在「大英博物館」遇見過,但隻腳掌有分別,古西亞的文物不及古希臘和古羅馬名氣,遊人也少,可以悠哉悠哉地觀賞,加上Deborah活龍活現的精采,令我知譊更多古西亞波斯文化,真的獲益不淺。
       



     來到古羅馬文化館,古羅馬是拉丁人部落,再與薩賓人和伊特拉斯坎人等3個部落是組成,入到館一堵巨大的石構城牆就在眼前,嘆為觀止,又一句他們怎樣做得到,這城牆是意大利中部,公元前六至八世紀古羅馬伊特拉斯坎人的文物,外牆的浮雕圖案精雕細琢,只是外牆以花上這麼多巧手工藝,可想而知城內的建築更見觸目。
        

       古羅馬文化館另一個觸目點,就是有二十多公尺高宏偉的希臘式建築的「米雷特斯城的市場之門」,這是位於今日土耳其米雷(Milet)(土耳其名Miletos),所挖掘出土的古羅馬城市遺跡,「市場城門」雖然有不少破損,但以是最完整的出土遺跡,讚嘆不已。


      
    這是在公元前 五世紀開始以具有城市的規劃與建設,其結構可看到規模之龐大,從此可想像到當時米雷特斯城以到達文明先進繁華境界。在公元一世紀起發展到最極盛時期,此城門位於市場的一端,同樣是希臘式建築,整座城市後來成為羅馬建造城市的基礎藍圖。
        


    參觀貝加蒙博物館到此為止,雖然還餘下不少內容,留待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親身到柏林貝加蒙博物感受館二千年前的文明之旅。



    PS:因為博物館在06年開始修建和重新安排展出的文物,09年才完成整個龐大的工程,所以展出項目與06年之前大有分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