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好像沒有介紹班貝格的大概位置,它在德國巴伐利亞州的西北部,雷格尼茨河和美因河的匯流之所在,而幾年前香港歌手謝安琪,為TVB做的德國旅遊特輯亦有重點介紹這處水鄉之都,亦以「小威尼斯」稱頌。

當時我已到訪過此地,印象所以更加深刻,但我本人無法接受它以意大利威尼斯相提並論,無論氣氛文化藝術環境相距甚遠,只因是水邊的城市,當地人才有這名稱小威尼斯。意大利人那份自遊自在任我而行的性格,德國人完全不能接受,所以藝術作品都是公整有序。說了這麼多都是看看它在山上的主教堂就明白。

我們沿著左岸舊城往山上走,穿過小巷窄路,但這是著名的旅遊小城鎮,所以舊城區有不少手信店舖、餐廳和小旅館,而且重大戰事從未在這處發生,建築物大多可保留幾百年前昔日的模樣,在德國這戰敗國是罕有的,上次到訪亦無到過山上的大教堂,在這提下班貝格的少少歷史。


這就是德國被敕封為聖徒的「皇帝海因利希二世」決心把班貝格建設成為世界的首都,由他開始興建的大教堂成了中古時期在組織與技術上的傑出之作。
在以後的數百年的進程中,這座由皇帝創建的城市由於主教們在經濟上的大力投入,而使德國出現了一座絕無僅有的教堂城市,曾經就是在這裡,著名的哲學家黑格爾第一次遇到了拿破崙。



我並無進入教堂內部參觀,據聞祭壇也分為東西兩座,隔著長長的通道遙相呼應。 西側羅曼蒂克風格的祭壇頂上是圓拱形狀,而東側哥德風格的祭壇頂上則呈現出經典的哥特尖頂拱形。 兩側塔樓和祭壇的造型迥異,據說體現的是歐洲中世紀宗教建築的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教堂西側是皇家宮殿,現在是博物館,它外形如碉堡,體現厚重而堅固的羅曼蒂克風格,被稱為“戰鬥中的基督教”風格,誕生於基督教在歐洲大陸傳播的初期;而東側的眾多立柱和尖形拱頂則體現出精巧剔透的哥德風格,也被稱為“勝利中的基督教”風格,產生於基督教在歐洲的鼎盛時代,充滿精緻、細膩和華美之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多謝到訪路覇blog!請留言分享